11月10日,三一重工(600031.SH)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设立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(ABS)正式对外发行,总发售规模13.15亿元。这也是工程机械行业首单应收账款ABS。
11月10日,三一重工(600031.SH)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设立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(ABS)正式对外发行,总发售规模13.15亿元。这也是工程机械行业首单应收账款ABS。
数年前被外界视为毒瘤的巨额应收账款,现已成为工程机械企业融资新渠道。不过,持续下跌4年之后,工程机械行业生态悄然改变,能否持续反弹仍需谨慎观察。
市场触底,但过度竞争遗留包袱沉重
10月底,工程机械三巨头纷纷交出令市场惊喜的成绩单:徐工机械(3.540, 0.00, 0.00%)(000452.SZ)净利润增长近8倍,比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;三一重工扭亏为盈,挖掘机销量同比翻番;中联重科(4.810, 0.00, 0.00%)(000157.SZ)经营性现金流终于实现了近三年来的首次转正。但对比曾经辉煌的业绩,它们如今的表现依然惨淡。以中联重科为例,从1992年至2012年,中联重科曾经取得连续20年接近60%的复合增长率。
2012年,全部14家上市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商全年营收1738亿元,同比下滑10.98%。此后节节下滑,2015年全行业市场销量同比上一年下滑超过40%,且是自2012年市场下滑以来幅度最大的一年。
比市场下滑更可怖的是过度竞争所遗留的沉重包袱。激进销售政策导致应收账款乃至呆坏账高企。据统计,2013年,全国15家工程机械上市企业合计应收账款为819.6亿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54%。产能大扩张后,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。截止到2015年年底,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设备保有高达700万台,但是,当年全国工程机械销量仅13万台,不足2011年43.5万台销量的三分之一。
各企业员工人数也持续下降。资料显示,三一重工员工人数不足2万人,已少于高峰期的三分之一。中联重科2016年半年报称,人员优化分流是其当期净利润大幅亏损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面对行业的持续下滑,各企业纷纷收缩产能、加强风控,调整信用销售政策,回收设备账款。据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了解,从2012年开始,中联重科就开始大幅度收缩信用销售政策。即便是今年三季度市场回暖,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板块一位负责人也表示,“公司销售政策依然从紧,严控风险。”
兴业研究分析师雷肖依称,由于行业整体对以往激进的信用销售策略进行调整,2016年三季度末机械行业应收账款占比为19.06%, 创2012年以来同期新低。 同时去库存成效初步显现,同期存货占比也同比回落1.17个百分点至17.4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