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上半年经验和教训来看,似乎有点太猛了,而且有点一刀切。7月31号那一次政治局会议就提出要调整一下去杠杆政策,两个调整。一个是控制好去杠杆的力度,力度必须控制好,不能太猛,太猛的话企业受不了,要控制好力度。多大叫力度,什么意思,谁也没有估过,到底具体多少,谁也不清楚。我是查了一下相关决策部门的信息,体会到所谓力度就是指不是今年把杠杆去降到正常水平,是用三年时间。先把杠杆率从250%降到200%,200%还高,不着急,三年之后再继续降,再用两年时间降到正常水平,五年时间才把负债降到正常水平。如果前三年从250%降到200%的话,去杠杆40万亿,一年13万亿左右。13万亿左右,企业承受得起,应该问题不会太大。这样一来,力度上调整之后,大致就会保证既能防范金融风险,又能保证企业资金链不会断裂,保证企业资金需求。
一个调整是所谓控制好力度;第二个调整就是要结构性去杠杆,那就是不再搞一刀切了,民营经济杠杆率就不高,对他们就不要再讲所谓去杠杆。结构性去杠杆,谁的杠杆高就去谁的。我定了两个重点,一个是国有企业,一个是地方政府债,这两个确实有点高。国有企业去杠杆和地方政府去杠杆成了结构性杠杆的重点,国有企业去杠杆,我看了一下,上半年大致上通过两条办法把国有企业新增杠杆已经控制住了,就是新一轮负债已经被控制住了。国务院发了一个严格的文件,所有国有企业负债必须要达到应有标准才行,从央企开始。文件很严格,组织了负债继续上升。另外一条提出来,我们不再搞刚性兑付了,国有企业债务,国家不再多给。过去国家是都给的,叫刚性兑付,国有企业借钱没有问题,最后能还出来,因为国家兜底。上半年正式提出国家不兜底了,都是有限责任,所以对国有企业借钱,买国有企业债券要悠着点,有可能钱回不来。
好多国有企业最后处理都是破产重组,好多钱等于打水漂,回不来,国家不再搞刚性兑付。严格上讲,现在没有所谓保本理财项目,因为都是有限责任。这种调整就导致国有企业新增负债速度已经被控制住了,现在是存量怎么办的问题,过去借的怎么办。后来定一个思路,就是国有企业存量解决,负债的解决要和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。怎么结合呢,国有企业改革今年是两个重点,一是确定主业,主业必须确定。主业确定之后,非主业资产必须卖掉,必须变现。变现的钱不能用新增投资,必须还债,通过非主业变现来还债。国企改革第二个重点就是混合经济,要大规模推动混合经济,要大量吸纳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,等于增加了国有资本的资本金比例。份额做大了,份值做下来。最成功的就是联通改革,联通混改一个重要结果,把联通负债降下来了。怎么降下来的呢,是以国家上升为绝对控制权降下来,国家对联通没有控股权了,通过混改把负债降下来。国企改革,国有企业存量似乎有点回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