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制造业举世闻名,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实施的领先产业集群竞赛计划,推出了15个产业集群,在产业自然发展的情况下,由政府协调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产业布局。
12月25日,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这是观察工信领域年度工作盘点、明年任务部署的一个重要窗口。
会议预计,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约6.5%,明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%左右。
会议透露,工信部明年有望滚动修订“中国制造2025”分省市指南,制订出台《关于培育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》,并结合国家级示范区建设,使各地产业形成差异化定位。
据悉,工信部明年有望发布实施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指南,并研究制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指导意见。
在去产能方面,今年已超额完成50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,并全面出清1.4亿吨“地条钢”,关停违法违规新增电解铝产能近900万吨。
工信部明年将推动出台有效处置“僵尸企业”以及金融债务处置的意见,做好钢铁等重点行业的产能置换,鼓励先进企业兼并重组。
设立“中国制造2025”产业发展基金
会议将创新驱动、深入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列为2018年的头号任务。
会议提出,明年将遴选3家左右条件成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中心。实施知识产权推进计划,抓好有关“科技创新2030-重大项目”的启动实施,做好重大专项2020年后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。
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陈因表示,今年已组建信息光电子、印刷及柔性显示、机器人等3个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。指导地方认定培育近5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并推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、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加快全产业链创新资源整合,明年将建设3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。
会议还要求实施新材料产业2018年“折子工程”。发布重点产品、重点企业、重点集聚区目录,力争实现5-8类重点新材料的重大突破。完善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,出台促进新材料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。
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李巍表示,今年将开展的“折子工程”包括发布化工新材料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。制定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进度计划,积极推进石墨烯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和石墨烯行业协会筹建,继续开展“石墨烯+”行动。
会议提出,明年将设立“中国制造2025”产业发展基金。吸引社会资本投入,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和重大工程实施;同时高标准创建“中国制造2025”国家级示范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