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业再现大面积停产!实体经济究竟被谁打垮?
来源:搜狐财经
|
作者:Mr.xu
|
发布时间: 2018-06-06
|
5805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最近,化工原料的价格上涨可谓是轰轰烈烈。发轫于上游煤碳、钢铁、造纸等行业的涨价潮汹涌而下,在运输成本上涨和环境治理限产的推波助澜下,对中间工业制成品环节形成致命冲击。
从税费负担而言,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如果是第一,没人敢说第二。
再比如融资难,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从改革伊始就成为学术界的显性问题,然而,研究到今天,这个问题仍然停留在呼吁阶段。
在过去近40年来,中国80%的信贷资源流向了贡献了GDP不到40%的国有部门,贡献了GDP超过60%的非公企业,从主流的信贷机构获得的信贷资源不到20%,中国80%的中小微企业几乎靠民间借贷活着,靠非法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血液。
如果说,中国实体经济的溃败不是因为这些情绪化的总结,真正的症结何在?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走到今天的十字路口,这是一种宿命和轮回。
以制造业为例,过去中国制造能够异军突起,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的廉价,因此中国在产业政策上选择了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,也就是给世界打工的模式。更准确一点讲,中国不是“世界工厂”,而是“为世界工厂”。